从事K12教育行业多年
李商隐《落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评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成于丁忧在家闲居时期。由于朝廷高层牛李党争激烈,作为李党女婿,牛党门生的李商隐,两边都不讨好,被高层弃置荒废。
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读书人,一个心思细腻,洞察秋毫却不愿意曲意逢迎的诗人,李商隐的心情是极其郁闷的,而这首《落花》正体现了这种他幽怨愤恨的心态。
春光无限满园缤纷,红桃绿柳,有客自远方来,对酒高歌,多么开怀的事。诗人却不为所动,偏偏在客走茶凉后,他独自一个人看着落花伤心。这就是典型的“有我”入境,无论外在环境如何,都被诗人渲染了自己的颜色。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平仄
首句第二字“阁”字是入声字,发仄音,这首五律的正格应该是仄起仄收,也就是首句是“仄仄平平仄”,但是我们看到“高阁客竟去”,“平仄仄仄仄”,这就是个明显的拗句。
唐人在写这种感情比较奇特的诗歌,首句需大开大合,用发音来引起读者重视的时候,经常会采用三仄、四仄甚至五连仄发音的开头,称为“音韵陡峭,如怪石林立,破空而出”。仄声本来就短狭、急促,一连串仄音,自然就会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那种急于表明的心态。
李商隐在对句,也就是第二句做出了拗救。“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通过把对句的第三字“花”出律来完成出句的拗救。这是对句拗救的基本格式,我们在拗救中讲过。
那首句出律是不是无心之失?可以肯定不是的。
第一点首句完全可以通过换字来适合平仄。第二点我们再看五、六句,是和一、二句完全一样的出律。“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平仄为“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用字出律和拗救与一二句一模一样。
很明显作为格律高手,李商隐就是故意这么写的,通过语调来渲染自己的心情,改变律诗中平音过多给人舒缓的感受。
在押韵方面尾句“所得是沾衣”的“衣”字在平水韵中与“飞”、“晖”、“归”同属五微(平),是押韵的。
内容
首联上句叙事起笔,下句写景。“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诗人不写赏花饮酒欢聚,而是从散席,客人都离开了开始下笔,并且用出律的字句突兀描写,给人一种欢乐不再,孤独忧愁袭来的感觉。人去楼空客散园寂,那些纷飞乱舞的落花,触动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情,怜花怜己。
颌联对仗并承接首联更细致、多角度地描写落花。“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为什么用“参差”?这是承接上一句“花乱飞”,落花缤纷乱舞,连接弯弯曲曲的小路。“迢递”是连绵不绝的意思,上句是从空间上来写落花,而这一句是写时间,连绵不绝的往下坠落,映送夕阳残照。这里又加上了夕阳余晖的意象,把整首诗的意境继续往黯淡、伤感的情绪里沉没。
颈联对仗并转开一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通过写人来写花。我站在这里啊,肝肠寸断,不忍心去扫那些同病相怜的落花,对着春天望眼欲穿,却时光匆匆,春日将尽,无法挽留。
尾联收合。“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这些花儿将春色打扮得如此美丽,只可惜春天将尽,便像我有心为天下尽力,只落得个落花成泥,徒自悲伤的结局!这一联合得不明显,更清楚的是诗人将落花比作自己,因为春尽而落,只有“沾巾”(流泪)的命运,其实也是将自己比作落花,徒有事业心,却无能为力,只能自哀自怨,暗自垂泪。
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
整首诗的平仄、押韵、对仗以及起承转合是娴熟而合律的。这首《落花》是一首悲伤的近体格律诗(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