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K12教育行业多年
《山海经
柢山》
的“柢”念dǐ。
《山海经
柢山》出处原文: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译文:杻阳山向东三百里的地方,叫做柢山。柢山河流众多,水势奇特,深不见底。山上怪石嶙峋,草木不生。在水中生长着一种形状像牛的怪鱼,蛇尾,胁生双翅,能在天空飞翔,叫声像犁牛吼叫,名叫鯥。
鯥经常在陆上作日光浴,像蛇一样冬眠。人们吃了这种鱼,就可以防治痈肿,人们发现了鯥的药用价值后便千方百计进行捕杀。
扩展资料:
柢dǐ
(1)
(形声。从木,氐(
dǐ
)声。本义:树根,根柢)
(2)
同本义。特指直根
[root;toproot]
柢,本也。——出自战国时期至西汉初年的《尔雅·释言》,作者不详。句意是柢,根本的意思。
柢也者,本之所以建生也。——出自先秦时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解老》。句意为抵是树木赖以生长的建立者。
蟠木根柢。——出自西汉班固的《汉书·邹阳传》,句意为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却是直根。
(3)
又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老子》,句意为这就叫做根深蒂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4)
比喻事物的本源或基础。
后来村里的青年女人又要追问根柢了。——出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残冬》,句意为后来村里的青年女人又要追问事情的根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