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智能在实际运用中接地气的产品非常少

2024-08-28 21:22:14
刘暖暖教育专家

从事K12教育行业多年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必然要触及到的前沿技术,已经是众多巨头和初创企业集体发力的重点事物。基于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较广——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导致每家企业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而这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许多参与者都故意混淆概念,将常规技术也冠上人工智能的名号,让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不甚了解。由此也出现了很多人工智能冒牌产品,影响了终端体验。

当下关于人工智能的分级尚未有统一标准,因为人工智能系统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型。不过目前也有两种分级标准可供参考。一种是将人工智能系统从0到5分为6个智能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着较大差别。智能手机、PC等仅仅位列第3级,谷歌大脑、百度大脑等是第4级。而最高等级的第5级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能够创新创造,并识别和鉴定创新创造对人类的价值——目前尚未出现相关产品。

所以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中虽然有着不少人工智能产品,如商品推荐服务、人工智能音箱等,虽然接地气但大都表现不佳。与大众的预期有着较大差距,更多地是像一种玩物。

相比名不副实的部分产品,其实也有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出现在实验室中,其展现出的诸多特性让人充满期待。但它们或者是没有量产,或者是成本高昂导致难以出现在市场中,或是价格太高让普通人难以承受。其中最最火爆也最受关注的就是智能、无人驾驶,不断有相关汽车、解决方案出炉,但一是不成熟,二是价格昂贵,始终难以落地。

总体来看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还只是过渡性产品——既不成熟,价格又高高在上。绝大部分人工智能技术也只是处于数据采集收集及研发阶段,即使勉强投放到市场中推出相关产品,也远称不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