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府的面积一般有多大

2024-08-31 02:46:41
刘暖暖教育专家

从事K12教育行业多年

古代的王府在每个朝代规格都不大一样,我们这里以清代王府的规格来做简单介绍。

清朝的制度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自己的特点,比如在分封诸王的问题上,不设郡国,把诸王全部留在北京,并且赐建府邸。清代对待蒙古王爷,除了在本旗有府邸,在北京有王府。

光绪年间的《清会典》将整个清代的封爵定为十二等:

凡宗室封爵之等十有二:曰和硕亲王,曰多罗郡王,曰多罗贝勒,曰固山贝子,曰奉恩镇国公,曰奉恩辅国公,曰不入八分镇国公,曰不入八分辅国公,曰镇国将军,曰辅国将军,曰奉国将军,曰奉恩将军,无爵则给以品。嫡子之受封者其等二:曰世子,曰长子。

所谓“八分”,为天命年间定制。即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有官属,各有利益均沾的合法权力。后来规定贝子爵位以上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爵位有入八分的,有不入八分的。入八分公与王、贝勒、贝子一起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公与镇国将军以下随旗行走。所谓“世子”,即亲王一子封世子,嗣亲王;“长子”,即郡王一子封长子,嗣郡王。

清代封王成为定制之后,也有相应的王府定制。这些定制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各级王公府邸营造的规模。根据《清实录》、《八旗通志》、《清会典》等书籍记载,从清初到清末都有较为详尽的

规定。

皇太极崇德年间规定:亲王府,台基高一丈。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内门盖于台基之外,绿瓦朱漆。两层楼一座并其余房屋及门,俱在平地盖造。楼房大门用平常筒瓦,其余用板瓦。郡王府台基高八尺。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内门盖于台基上。两层楼一座。正房及内门用绿瓦。两厢房用平常筒瓦,俱朱漆。余与亲王同。贝勒府台基高六尺。正房一座厢房两座。内门盖于台基上。用平常筒瓦朱漆。余与郡王同。贝子府正房、厢房,俱在平地盖造,大门用朱漆、板瓦。

顺治年间规定: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照例台基上造屋五座。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屋台高二尺。和硕亲王府绘金彩五爪龙,柱施纯色红青,不许雕龙首。殿楼门基址高与室基。用绿脊绿瓦等。多罗郡王府绘金彩四爪龙。多罗贝勒绘金彩各色花卉。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绘金彩细花卉,余如诸王制。

以上为清代初年王府定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定的变化。

清代后期光绪朝《清会典》就是在总结了历朝定制的情况下,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酢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镬,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门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门柱。

亲王世子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二尺五寸。正殿五间基高三尺五寸。翼楼各五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四尺五寸。后殿三间基高二尺。后寝五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五间基高一尺四寸。共屋五重。殿不设屏座。梁栋绘金彩花卉、四爪云蟒。金钉压脊各减亲王七分之二。余与亲王同。郡王府制亦如之。

贝勒府制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启门一。堂屋五重各广五间。筒瓦、压脊,门柱红青油漆,梁栋贴金,彩画花草。余与郡王府同。

贝子府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脊用望兽。余与贝勒府同。镇国、辅国公府制亦如之。

这些规定基本上就是清代王府的定制。等级分明差别明确,区别详细,是整个定制的主要特点。

据记载康熙年间分别修建了裕亲王府、恭亲王府、康亲王府、显亲王府、庄亲王府、简亲王府、恒亲王府、怡亲王府、果亲王府、理亲王府,以及顺承郡王府、平郡王府、信郡王府、愉郡王府、履郡王府、淳郡王府、宁郡王府、惠郡王府等王府,其规模与王府定制大体相同。

举例:康熙六年修建的裕亲王府。

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三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八间;后殿一座,五间;左右正房二座,每座三间;左右门二座,每座三间;牌房门一座;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间;南北厢房各二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仓房二十三间;围房二十三间。周围墙一道长一百一十五丈三尺,高一丈六尺,厚五尺。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又家庙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大门三间。周围墙五十九丈。花门一座燎炉一座。

这座裕亲王府,有正殿、后殿、寝殿、配殿、配楼、后楼、正房、厢房、仓房、围房等,还外带家庙。其建筑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粗算起来大小房间足有150多间。在清代有的王府还带有花园,其占地面积也就更大了。在京城之中除了皇上的宫殿之外,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