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K12教育行业多年
3分钟
周围老是有人吐槽,千万别提早教小朋友学数学。本来高举“不教小朋友学数学”这面大旗背后折射的态度还是蛮诚恳、蛮善解人意的,我们一定要尊重小朋友玩的天性啊,不过早拉他跳入义务教育的苦海啊,小朋友的童年就是玩啊,学得早未必学得久学得好啊,等等等等。但是如果你再把思路拉深一点,分析下什么叫“数学”,你就是会发现,其实“不教小朋友学数学”仍然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只不过与那些赤果果地教小朋友学1加1等于2的父母相比,披了层“尊重孩子天性”的外衣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所理解的数学仍然是你接受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你接受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就是书本数学,跟现实生活似乎没啥关系,即便不学数学很多年后,你还能熟练地画出函数图,老板也不会多给你涨一分钱的工资。有得学没得用,就是这么惨,就像80后出生的一代学了N年英语却还是哑巴一样,所以没什么好提早开始学的。而实际上数学在成为一门正式学科之前,是和母语一样,融在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你会不让孩子说母语吗?你会不让孩子玩玩具吗?你会不让孩子吃点心吗?如果你把学数学看成是跟说母语、玩玩具、听点心一样的日常生活,你就把你曾经的大旗扔掉,重新举起另一面大旗:我会让我的孩子早些开始学点数学。
什么是数学?数学不仅仅是书本数学,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个。第一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计算房贷,公积金,在超市东比比西比比;第二是用数学完成技术工作,这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第三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穹顶之下》引发的关于因果性与相关性的讨论,就是逻辑思维的一个方面。
我们的孩子最早要学习的数学主是第一个,即数学就是生活。等到开始接受数学的通识教育时,他们是在为将来可能从事技术性工作打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没打下也没关系,工作很多,不一定非要搞技术。不管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最终要成就的,是第三个,即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关于孩子学数学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长远计划。孩子有数学天赋,可以把这个计划列详细点,别动不动就排斥奥数什么的。没有数学天赋,好歹也别失了逻辑思维能力。
好了,前景看好了,我们再来说下学龄前学习日常数学这个话题。不过在学龄前就别把“学数学”挂在嘴边了,尽管在你没有注意的很多个瞬间,你其实都把数学挂在嘴边。“要不要吃1根香蕉?”“快9点了,你要睡觉了。”“2个玩具不够,再拿2个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吧。”……你跟孩子说的很多有关他的事,都含有数字。
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变从前的无意识为有意识。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当然不是神马不输在起跑线这种神逻辑,而是让生活中为孩子制定的标准可以量化,方便孩子理解,一旦他理解了,就更遵守规定。很多人觉得孩子不听话很可恨,其实有一半的情况是他们对原则解释得不够好,留有的余地太大,于是和孩子心里各自设定了不同的标准。比如要睡觉前孩子坚持讲故事,你就拿一堆书来讲,讲完了他还要讲,但你觉得他该睡觉了,这时你要怎么说服他呢?如果你的标准就是随手拿一堆书来讲,那么孩子就不知道讲故事的界限在哪里。如果你跟孩子事先商量好,晚上只能讲3本,而他又同意了,那么讲完3本,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他睡觉了。如果他要讨价还价,你也可以再加上一到两本。但是终究这个数是有限的,你终究是站有理的这一方。
孩子从会走路开始,因其天生的探索欲望十分强烈,父母充当的角色其实就是他们探索的边界。可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但是多大的空间都得有边界。而数学就是最容易被理解的边界。你可以再看5分钟动画片,而不是再看一会儿,谁知道一会儿是多久呢。你可以再吃5块饼干,而不是吃几块,谁知道你理解的几块和我理解的几块是不是一样的呢。
从理解这些数字开始,慢慢你就会不自觉地引入加法和减法,当然你肯定不会跟孩子说,我们来做个加法或减法吧。数学思维并不是指会流利地数1到100,而是能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并会运用这些数字。哪怕只是理解和运用1到10都行,都胜过只会顺着数数。
所谓熟能生巧,如果学龄前就拥有基本的数学思维,那么再接触书本数学来,就不会因望而生畏失去对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