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K12教育行业多年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大集体,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以班主任老师为中心而展开。集体学习和生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秩序上进行,班规和班主任老师的指令必须要达到令行禁止的程度,班级的管理才会做得好。
班级内坐满了四五十位同学,而正副班主任只有两人,查纪律、看作业、开班会,上文化课、业务学习、学校会议、教务研讨……可见,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量有多么大。每一位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也不少一分一毫,但工作量实在大,偶尔有疏忽需要家长的理解。
家长如果把小问题扩大化,无疑给自己的心里增加负面情绪,并且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反而容易引起更大的矛盾和冲突。
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家里的爸妈爷奶宠爱孩子,学校的老师则会按规则制定进行管理,孩子一时间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是正常的。孩子觉得受了委屈,回家告诉父母,父母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对孩子加以引导,绝不能直接把责任推给老师,说一句“老师不负责”就简单了事。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好的班级中生活和学习,而班级的好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携手打造的。浓浓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每一位同学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需要每一位同学听从老师的鼓励下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心理状态;积极活泼的班风,需要每一位同学在遵守校规班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的展现。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秩序上,不仅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用心经营,更需要各位家长的理解。
配合老师的管理
像文中开头例子中爷爷的做法,不仅不配合学校和老师的管理,而且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不满,直接传达给孩子一种“不配合学校管理”的推卸责任心态,这会对孩子的学习情绪产生负面的影响。“老师讲的不对啊”、“你应该这么做”、“你就按我的方法做,没错的”……类似的语言从家长口中说出,实际上都是家长不配合老师的表现。这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学习迷惑:听家长的吧,不符合学校老师的要求;听老师的吧,家长又进行否定。学习信心的不坚定,直接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弱,甚至到最后出现厌学的情绪。班级的管理工作不是针对某一位同学单独开展的,是针对所有同学进行的。
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协助营造更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其实也是在间接地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同学关系,明确的班级规定,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不都是家长心中的好班级的标准么?而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是每位家长必不可少的工作。
不要按自己的经验去管理孩子,绝大多数家长并非从事教育行业,而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出现提前教学、不合适方法的使用等情况。这实际上并没有从科学教育的角度给孩子提供帮助,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任何一位老师的管理都不是完美的,班级管理上都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毛病。正是因为不完美,老师才会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试验和摸索,改进班级的管理方法,这过程需要家长们的支持。这份支持不是在交流群里回复“同意”那么简单,而是要用实际行动。
家长支持班主任的工作,那家校配合的效果就好很多。
老师能放心大胆地放开手脚对班级进行更有效的管理,能从多个角度对孩子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孩子加以引导。
如果家长总是带着怀疑的心态,甚至以“怼”老师为乐趣,老师就无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出现畏首畏尾,那么孩子的很多缺点和毛病在家长的自以为是中被掩盖了,到最后吃亏的依旧是孩子。
对老师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一旦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家长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老师在班上的正常表扬和批评,家长都可能戴着有色眼镜去解读,“为什么只批评了我家的孩子,是不是重点针对他呢?”“夸我家小孩的词语为什么和别家小孩的词语不一样呢?”到后来可能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那么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完全改变,总觉得别人在针对他,慢慢地变得孤僻起来。
对老师的态度:理解、配合、支持,是家长给孩子做出的最好表率。自己走出误区,孩子取得进步,协助班级管理,一举三得。